2025年11月14日至16日,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人类智慧心理学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贵州民族大学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人类智慧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办,贵州民族大学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学院承办。会议主题为“智慧教育元年的智慧心理学新进展”,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机构的心理学专家学者、学会代表及青年研究者共计200余人齐聚一堂,围绕人类智慧心理学的理论成果与实证研究展开深入研讨。
开幕式现场
11月15日上午,本次学术年会举行开幕式。贵州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蒋雪明,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人类智慧心理学专委会主任汪凤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候任会长王俊秀因故未能到场,通过视频向大会致辞。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罗杰代表贵州省心理学会宣读贺信。贵州民族大学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学院党委书记王朝举在开幕式上发言,热烈欢迎与会专家学者、参会代表,希望学院承办会议的所有努力能给大家带来最好的参会体验。开幕式由贵州民族大学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学院副院长岳彩镇主持。
汪凤炎致辞
罗杰宣读贺信
王朝举发言
岳彩镇主持
大会邀请了8位智慧心理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做主题报告,报告站位高远、视角独特、内容新颖,为人工智能时代中的智慧心理学与智慧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启发。

会议主旨报告环节由西南大学毕重增教授、华东交通大学舒曼教授、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陈浩彬教授分别主持。国家万人领军人才、北京大学特聘研究员王益文教授以“绿色消费助推智慧:行为、心脏、大脑”为题,从认知神经视角阐释了智慧行为的心理机制;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一级学科带头人汪凤炎教授围绕“为智慧和智慧教育正名”,系统梳理了智慧教育的理论脉络与实践路径;贵州民族大学“量子认知”创新团队曹发生、岳彩镇教授从“基于量子认知的智慧研究范式创新与实证检验”出发,提出了智慧研究的新方法与新视角。
年会设置了四个专题论坛与九场口头报告,专家学者们围绕培育智慧心、智慧与文化、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智慧心理学、智慧与心理健康等专题展开深入讨论。口头报告涵盖智慧与社会心理、特殊智慧、智慧教育、智慧治理、智慧解决问题等内容,凸显出心理学与人文社科的交叉链接与现实价值。

年会还举行了3场工作坊,百余位学生积极参与。11月14日下午,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陈浩彬教授在工作坊1中,系统梳理并比较了隐含智慧、中庸思维等核心理论的发展脉络与实证研究进展;南京晓庄学院傅绪荣博士在工作坊2重点讲解并演示了智慧测量量表的设计原理、统计方法及其在跨文化研究中的应用前沿;连云港市西苑中学王杰老师主持的工作坊3,通过正念冥想、团体互动与身体表达等一系列结构化练习,引导学员在感知与协作中探索智慧的心理体验。三场工作坊主题互补、形式多样,为大会营造了浓厚的学术与实践交融的氛围。
11月16日上午,智慧交锋,精彩延续。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华东师范大学郝宁教授以“团体创新活动的脑间神经互动基础”为题,揭示了协作创新背后的神经机制;Credamo见数平台贺凯彬分享了“在线调研/实验平台的进展和应用”,展示了新技术如何赋能心理学研究。
随后举行的圆桌论坛以“智慧教育:人工智能的赋能VS人类智慧的提升”为主题,由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人类智慧心理学专委会秘书长李海青主持。《社区心理学研究》主编、西南大学教授毕重增,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张海,江苏师范大学教授王帆,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授陈浩彬等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与人类智慧的辩证关系展开了热烈讨论,观点交锋中不乏共识,为智慧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多元思路。
会议闭幕式由华东交通大学教授舒曼主持,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人类智慧心理学专委会秘书长李海青教授作总结陈词。舒曼教授在闭幕辞中高度评价了本次年会的学术质量与组织水平,并指出在“智慧教育元年”的背景下,本次会议对推动学科融合与教育创新具有里程碑意义。
闭幕式最后,下届学术年会承办单位赣南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唐宏在闭幕式上发出诚挚邀请:2026年学术年会将继续携手各界同仁,共谱智慧心理学发展新篇章。
为期三天的本次年会通过主旨报告、专题论坛、口头报告、圆桌讨论等多元形式,为与会者搭建了高层次、高效率的交流平台,展现出智慧心理学在理论与实践融合中的蓬勃活力。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人类智慧心理学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合影
文字|杨成璐
图片|梁欣芸 周光敏 张炫
一审:蔡 菲
二审:岳彩镇
三审:王朝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