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贵州民族大学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学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教师详情
当前位置: 首 页>>师资队伍>>教师团队>>教师详情>>正文
 教师团队 
 队伍建设 
最新消息
江星玲个人简介
2025-03-25 16:35   审核人:   (点击: )

 

 

江星玲,河南驻马店人,贵州民族大学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学院教育系教师,副教授,博士在读,发表学术论文14撰写资政报告8篇,主持国家社科1省哲学社科一般课题1项,省教育规划重点课题1一般课题1项,校级社科课题1项,校级教改课题1项,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多项。作为第三方考核评估专家多次参与教育扶贫乡村振兴考核工作

□研究方向: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农村学前教育教育贫困治理、教育数字化

□主讲课程:学前科学教育、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科研方法学前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

□电子邮箱:jxl_guizhouminzu@163.com /894178228@qq.com

发表论文

[1]江星玲,李小勇.嵌入式治理:东西部协作教育“组团式”帮扶的内在机理——基于G省T县的治理实践探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2(02):28-39.(CSSCI)

[2]江星玲,谢治菊.协同视域下东西部教育扶贫协作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20(06).CSSCI)

[3]李科生,江星玲.名师进课堂对民族高校大学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J].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9(5).

[4]江星玲,欧继花,陈丹丹.大学生使用微信偏好调查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24):22-24.

 [5]江星玲.高校学业课程评价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24):116-117+120.

[6]江星玲,杨文正.教师持续使用教育信息资源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软件导刊,2015,14(03):182-185.

[7]江星玲,熊才平,杨文正,边志贤,张文超.教育信息资源用户使用激励机制的数学模型与仿真—基于“教育

信息券”的构想与使用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4(01):80-86. CSSCI)

[8]杨文正,熊才平,江星玲.优质教育信息资源配置机制的系统动力学仿真[J]. 中国电化教育.2013(02):57-65. CSSCI)

[9]杨文正,熊才平,江星玲,汪学均.泛在技术环境下教学体验与教师角色[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6):105-111 CSSCI)  

[10]杨文正,熊才平,江星玲,周杰.公共服务外包视角下教育信息资源供给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11): 92-97.CSSCI)

英文论文

[1].Jiang, X., Sun, Y., Shen, M., & Tang, L. (2024). How Does Developing Green Agriculture Affect Poverty? Evidence from China’s Prefecture-Level Cities. Agriculture, 14(3), 402. (SCI Q1)

[2].Tang, L., Jiang, X. Family structure and children’s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China: the roles of economic capital, social capital, and cultural capital. Asia Pacific Educ. Rev. (2024). (SSCI Q1 )

[3]Li, H., Jiang, X., & Liu, K. (2025). Resilience to Poverty in Chinese Children’s Subjective Well-being: The Role of Family Social and Cultural Capitals. Child Indicators Research, 1-24.(通讯作者) (SSCI Q1 )

[4]Shen, M. ,  Jiang, X. ,  Sun, Y. , &  Tang, L. . (2024). The rise in female consciousness contributes to advancing household energy transition: evidence from chinese households. Energy, 308.(SCI Q1)

科研项目

[1]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防止规模性返贫的监测机制与帮扶路径研究”(22&ZD192)

[2] 主持家社科基金教育学国家青年课题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持体系研究CGA210241

[3]主持贵州省哲学社科一般课题“人工智能时代青少年情感韧性培育机制研究”(23GZYB123);

[4]持贵州省教育规划重点课题“粤黔协作教育帮扶长效机制研究”(2023A011)

[5]主持贵州省教育规划一般课题“贵州组团式教育帮扶信息化建设情况研究”(2020B154

[6]参与贵州省重大招标课题 “服务大扶贫战略贵州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机制研究”DZ2017012

[7]参与贵州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新形势下贵州教育定点帮扶经验挖掘与机制创新研究”(21GZZD09).

      [8]参与国家民委教改项目名师进课堂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创新精神提升的研究和实践17073)

      [9]参与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文化适宜性研究“(2017B011)

      [10]主持校级课题贵州苗汉双语智能学习系统构建“(GZMUSK[2019]QN05

      [11]主持教改课题“基于OBE理念下的课程教学改革-以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为例

      [12]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网络的教育资源配置方法、路径与绩效评价研究“(71273108)

      [13]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资金:信息技术促进教育资源区域共享研究10YJCZH187

      [14]参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信息资源配置绩效的系统动力学分析研究ECA120339)

各类获奖

[1]2022年荣获“贵州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一项

[2]2023年荣获“贵州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奖一项

[3]2016年2021获贵州民族大学本科生“优秀论文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4]2021年获得贵州民族大学“年度科研工作先进个人”;

       [5]2019获得Iteach”数字化教育创新大赛“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6]2016年、2017年分别荣获贵州民族大学微课教学竞赛二等奖、一等奖

学生指导

      [1]2018年带领学生参加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举办的Iteach”数字化教育创新大赛荣获一等

      [2]2019年指导学生参加Iteach”数字化教育创新大赛一等奖3、二等奖1、三等奖2

      [3]2020年指导学生获得“互联网+”创新创业项目2项省级立项

      [4]2020年指导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获得贵州民族大学铜奖一项

      [5]20232024年指导学生参与“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分别获得银奖一项。

 

 

关闭窗口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 新闻速递 | 就业信息 | 返回首页 | 教务信息 | 专题链接 
贵州民族大学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学院版权所有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 邮编:550025